◎译 名 贝多芬九大交响曲全集
◎片 名 Beethoven 9 Symphonies
◎年 代 2010
◎国 家 德国/奥地利
◎类 别 音乐
◎语 言 英语/德语
◎片 长 935 min
◎指 挥 克里斯蒂安·蒂勒曼 Christian Thielemann
◎演 奏 维也纳爱乐乐团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简 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3.26),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佛兰德。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
贝多芬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婚后倍受生活折磨,在贝多芬17岁时便去世了。贝多芬是7个孩子中的第2个,因长兄夭亡,贝多芬实际上成了长子。这种生活夺取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从小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他打骂贝多芬,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奈弗,开始学习作曲,奈弗是一位好老师,他不但看出了贝多芬的优势所在,也能察觉其弱点:缺乏自制力、修养和纪律。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1787年海顿邀请贝多芬到维也纳跟随自己学习,后来改从申克(Schenk)学习理论,后来又师从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和萨列埃里等人学习作曲。关于拜师莫扎特,则有个逸闻:贝多芬带着马克思·弗兰兹(约瑟夫二世的弟弟)的推荐信前往维也纳,拜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当时虽然忙于创作唐璜,仍然抽出时间给贝多芬一个主题做即兴演奏,而贝多芬的演奏打动了莫扎特,因此说道:“注意这位年轻人,日后他会扬名天下。”莫札特的预言不到十年立即应验。
1795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 他的“第一号交响曲”是后来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 此后五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1799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着神奇的想像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着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扎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贝多芬热爱练习钢琴,但是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叶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甚至有人认为,她就是贝多芬那位“永恒的爱人”)。但是风骚幼稚自私的朱列叶塔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伽仑堡伯爵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之后的1825/1826两年,贝多芬集中精力创作弦乐四重奏,完成了12到16号5首作品,还有一部大赋格,而其中的最后一首弦乐四重奏Op.135,是贝多芬的遗作。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肝脏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舒伯特的朋友胡藤布伦勒(Huttenbrenner)则描述了贝多芬离去时戏剧性的一幕,当时空中雷鸣电闪:贝多芬突然挣开眼睛,向空中伸出右拳并这样过了几秒钟,神情严肃,脸带怒气。然后他身子跌回,半闭着眼睛,口中再没一句话,心也不再搏动了。据说贝多芬在病榻上临终之际说过:“鼓掌吧,朋友,喜剧结束了。”最后这句话后来被意大利作曲家列昂卡瓦诺用在他的作品《丑角》中,以结束那假戏真做的惨痛悲剧。希勒在贝多芬头上取下一缕头发。
贝多芬的葬礼于29日举行,非常隆重,舒伯特是38抬棺人之一,当时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也在场,有两万多人自动跟随灵柩出殡,军警需要出动到场以维护秩序。遗体葬于维林根墓园(W?hringer Friedhof现名维林根舒伯特公园)圣麦斯公墓,起先的墓上有一座刻有他名字的方尖碑。到了1888年,他的棺木被取出,并改葬至维也纳中央公墓。而一年之后,舒伯特去世按照其遗愿葬于贝多芬墓旁,终生未婚。
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先生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100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黛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等。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因为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
本合集收录音乐巨匠贝多芬毕生的心血,九部交响曲全数收录——《贝多芬第1~第9交响曲》,是德国著名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精心合作,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倾力演出。
克里斯蒂安.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被誉为“德国指挥界最有希望的继承人”,是“新生代”指挥家里面最重要的指挥家之一。土生土长的柏林人,他19岁时就开始其指挥生涯,当时他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当乐队助理指挥,同时在柏林当卡拉扬的助手。1985年,在杜塞尔多夫任莱茵歌剧院乐队长,1988年转到纽伦堡任音乐总监,1997年他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得到这个职位,2004年九月任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蒂勒曼指挥过的乐队有: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德累斯顿国家乐团,皇家音乐厅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
蒂勒曼曾作客世界上最重要的歌剧院。1987年他以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在维也纳歌剧院做了自己的歌剧首演。在伦敦考文垂花园歌剧院,指挥了《耶奴发》《艾莱克特拉》《玫瑰骑士》《埃及的海伦》《巴勒斯蒂娜》,他还把后者搬到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还指挥了《玫瑰骑士》《没有影子的女人》和《阿尔贝拉》,在芝加哥抒情歌剧院的《纽伦堡的名歌手》。而在拜鲁伊特2000年的首次登台,就是《纽伦堡的名歌手》。2001年的《帕西法尔》,2002年新版的《唐豪瑟》,2006年的新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2003年春指挥了新版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2005年6月的《帕西法尔》。
在录音方面,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主要应聘为德国唱片公司(DG)录制德奥作曲家的作品。蒂勒曼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人物,他所录制的所有作品与那些经典的阐释有很多不同,焕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至今他录制的歌剧除《帕西法尔》外,还有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苏尔德》、理查斯特劳斯的《阿拉贝拉》,乐队作品中,贝多芬的系列作品,理查斯特劳斯的《英雄的生涯》,布鲁克纳的《第五交响乐》及舒曼的《第二交响乐》都是精品。虽然他目前录制的作品并不多,但是都倍受欢迎.
请先
!